帖撒羅尼迦前書生命讀經 第十四篇-1
日期:09/08-09/13
■ 星期一
屏東召會 生命讀經每週追求進度
帖撒羅尼迦前書生命讀經
第十四篇 為著信與愛和盼望的鼓勵
讀經:帖撒羅尼迦前書三章一至十三節。
堅固與鼓勵
帖前一章給我們看見,為著召會生活之聖別生活的結構與起源,二章說到這種生活的撫育。現在我們來看三章為著召會生活之聖別生活的堅固。我們已經看過,這聖別生活是由信與愛和盼望構成的。這種生活除了需要撫育以外,還需要得堅固。這種生活的堅固包括其結構主要的三方面,也就是包括了信心、愛心和盼望。保羅在三章所作的,就是堅固信徒的信與愛和盼望。
我們應當記住,帖撒羅尼迦前書是寫給初信者的一卷書。因此,這封書信所題的每件事,都是簡要、不深奧的。這原則特別應用於三章。保羅寫這一章聖經時,盡量避免用深奧的辭彙。他在這裡所說的話,好比父親對年幼孩子所說的話。保羅說話雖然簡單,其中卻包含許多重要的點。
保羅在三章一節說,『所以,我們既不能再忍受,就樂意獨自留在雅典。』雅典是羅馬帝國亞該亞省的主要城市,使徒保羅在那裡將福音傳給崇尚哲學的希臘人。(徒十七15~34。)
帖前三章一節的『既』字把我們引到前一章聖經,特別是二章十七至十八節。這兩節聖經說,『弟兄們,我們如同喪失親人一般,暫時與你們分離,是面目的,不是心裡的,我們越發急切,極其巴望要見你們的面。所以我們有意到你們那裡,我保羅確曾一次兩次要去,只是撒但攔阻了我們。』使徒們在面目上喪失了帖撒羅尼迦的信徒,極其巴望要見他們。所以保羅在三章一節說,他不能再忍受這種情形。一節的『既』字,指明三章是二章十七、十八節的延續。保羅樂意獨自留在雅典,並且如三章二節所說,打發提摩太到帖撒羅尼迦去。
二節繼續說,『打發我們的弟兄,在基督福音上作神同工的提摩太去,為著你們的信心,堅固並鼓勵你們。』同工一辭,有些古卷作,神的執事。神的執事就是神的同工。(林前三9,林後六1。)何等的權利!何等的福分!
提摩太被打發到帖撒羅尼迦去,為著他們的信心,鼓勵他們。這指明帖前三章裡的話與堅固和鼓勵有關。保羅說到帖撒羅尼迦人的信心時,話題又回到一章裡為著召會生活之聖別生活的結構。他在三章所關心的,乃是這種生活的堅固。
我們若在信心上堅固,就不會被患難搖動。保羅在三節說到這一點:『免得有人被諸般患難搖動。你們自己知道,我們受患難原是派定的。』我們若在信心上得了堅固,患難就要按著神在祂派定裡的定旨,叫我們得益處。(羅八28。)不然,我們就會為那試誘者(帖前三5)藉著患難所搖動。命定一辭,原文或作,豫定、安放、安置。神已經豫定,派定我們受患難。因此,患難是神派給我們的分,祂已經將我們安放,安置在患難的處境裡。
信的兩方面
我們要仔細來看帖前三章裡信心的意義。在聖經裡,信不僅是主觀的,指聖徒的相信,如在五節、六節、十節者;也是客觀的,指他們所相信的信仰,如在提前三章九節,四章一節,和提後四章六節者。信的這兩方面彼此相關聯。我們的相信(主觀的信心),是出於我們所相信的事物,也是在於我們所相信的事物(客觀的信仰)。
帖撒羅尼迦前書的『信』一辭不太容易瞭解,因為在新約裡『信』(faith)有兩方面,就是客觀的一面和主觀的一面。就著道理說,客觀的一面在先,繼而產生主觀的一面。客觀的信(信仰)是指我們所相信,而叫我們得救的事物,包括新約的內容。因此,新約的內容等於客觀的信仰。提摩太前書極力強調這一方面的信。譬如,提前一章十九節說到信仰。那一節裡的信仰是客觀的,指我們所相信的事物。然而,同一節也題到主觀的信心:『持守信心和無虧的良心。』這主觀的信心,是指我們相信的行動。
基督徒經常說到客觀一面的信。有人會問你的信仰是甚麼,意思就是問你相信甚麼。這一面的信是客觀的,不是我們相信的行動,乃是我們所相信的事物。這客觀的信包含了神新約經綸的內容。
我們領受了客觀信仰的話語,也就是神新約經綸的內容時,主觀的信心就自然在我們裡面產生。我們對客觀信仰的反應就是相信。這意思是說,我們聽到客觀的信仰,主觀的信心就在我們裡面升起。這主觀的信心就是我們相信的行動。
主觀的信心不是一次永遠發生的。相反的,從我們開始相信的時候起,相信的行動就一直在我們裡面進行,因為基督徒的生活是信心的生活、相信的生活。我們天天都過著相信的生活。我們的生活不是憑著所見的,乃是憑著我們所信的。正如保羅說的:『我們行事為人,是憑著信心,不是憑著眼見。』(林後五7。)我們的行事為人乃是憑著信心,不是憑著眼見。
我們在這幾篇信息裡所談論的一切,都是信心的事。譬如,歌羅西一章二十七節說,基督在我們裡面成了榮耀的盼望。我們在信心裡接受了這話。我們憑著信心相信祂要回來,也憑著信心等候冠冕。我們講說這些事,全是憑著信心。因此,沒有信心的人一點不懂得我們在說甚麼。我們的話在他們聽來是迷信,是無稽之談。他們既信不來,也無法接受。世人,不信的人,沒有信心。結果,他們不瞭解我們所說的話和我們的生活方式。我們的生活完全是相信的生活。
客觀一面的信仰是深奧的。我們不能說我們在客觀信仰這一面已經完全了、全備了。神的經綸是深奧的。神經綸的內容乃是基督這包羅萬有、延展無限的一位。神新約經綸的內容既是這樣深奧而豐富,所以我們不敢說客觀的信仰在我們中間已經完全了。我們必須看見,我們客觀的信仰包含了包羅萬有、延展無限的基督作神經綸的內容。我們對這內容的認識還不彀,瞭解得還不完全。因此,我們還需要更多得著包羅萬有的基督,更多得著作為我們客觀信仰的基督。
讚美主!這客觀的信仰產生主觀的相信。我們接受基督的啟示時,就不能不相信祂。當信仰自然的灌輸到我們全人裡面時,我們就不自覺的信了基督。不信的人無法相信基督竟然在我們裡面,但是我們不能不相信基督在我們裡面。祂在我們裡面作我們的生命、我們的生命供應、並我們的一切。我們已經看見內住基督的異象,我們不能不相信祂真在我們裡面。因為我們已經看見神經綸之內容的啟示,所以我們不能不相信我們所看見的。相信的能力已經傳輸到我們裡面,現今我們有了主觀的信心,就是裡面相信的行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