帖撒羅尼迦後書生命讀經 第五篇-3
日期:10/27-11/01
■ 星期六
屏東召會 生命讀經每週追求進度
帖撒羅尼迦後書生命讀經
第五篇 蒙神揀選,藉著那靈的聖別而得救(一)
我們得救的程度與我們聖別的程度
我們得救的程度在於我們聖別的程度。我們越聖別,也就越得救。你今天在救恩橋上也許比昨天落後,可能是因為你向丈夫或妻子發了脾氣,這叫你在這座橋上倒退了一些。你退後了,就在你的聖別上有所失喪。因此,你現在不如昨天那樣的聖別。
假設一位老朋友來看你,邀請你同他去參加一個屬世的娛樂。你若接受他的邀請,就會喪失更多的聖別,而在救恩的橋上倒退得更遠。但你若拒絕他的邀請,反而向他傳福音,鼓勵他作基督徒,你可能會恢復你所失去的聖別,甚至在這橋上更往前。結果,你就更聖別,也更得救。這裡的點乃是:我們得救有多少,在於我們聖別有多少。我們需要對這事有深刻的印象:神的救恩並不簡單,且與聖別很有關聯。
假設一位青年弟兄厭煩參加召會聚會。有一天,他決定要去海灘玩,不參加聚會。下一次他來聚會的時候,可能會覺得自己在死的光景裡,這是因為他失去了一些聖別。他沒有保守他的靈、魂和身子。
聖別與稱義
路德馬丁為了因信稱義的真理,而有極大的爭戰。因為他被捲入這場爭戰裡,所以我們不該責怪他沒有看見神完滿救恩的其他方面。路德教導人:稱義乃是本於信。據此,我們若信主,就可以得稱義。但另一面說,稱義也是一件程度上的事。聖經一方面說到稱義是在聖別之前,(羅六19,)另一方面又說聖別在先,稱義在後。(林前六11。)就這一面意義說,神的稱義必須根據聖別的標準。我們若不聖別,就不能得稱義。
神救恩的過程
神拯救我們包含一個過程,有開始,也有完成。我們再用人的生命為例來說明。生命在人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。但人出生以後,有一段漫長的成長過程。我在人生中已經生長多年,但我尚未達到完成。神救恩的原則也是一樣。然而,許多基督徒把得救看得太簡單。不僅如此,系統神學所給我們看見的救恩,好像很簡單而明確。但神的救恩並不簡單;就著某種意義說,也不是那麼明確。相反的,救恩有開始,有過程,也有完成。就連我們人的生命也不簡單。那麼,我們為甚麼要認為神完滿的救恩是那麼簡單?
我們對神的救恩必須有正確的觀念。我們若有正確的領會,就會看見,我們得救的程度乃在於我們聖別的程度。照著保羅在帖後二章十三節所說的,得救乃是藉著那靈的聖別。
在我們對神救恩實際的經歷中,我們乃是在橋上時進時退。你也許在某個試探上屈服,而在救恩的橋上倒退。但即使在那個時候,聖別人的靈也在你裡面運行。結果,那倒退的一步會使你比已往都超前。譬如,一位弟兄也許對妻子發脾氣,和她爭吵。毫無疑問的,這個失敗會使他在救恩的橋上倒退。但他悔改轉向主時,又會向前進,而比已往走得更遠。
在我們的經歷中,我們沒有一個人是在救恩的橋上穩定向前的。相反的,我們的向前都是時進時退的。雖然聖經中沒有清楚的說出這樣的道理,但我們從經歷中知道,我們乃是這樣在神救恩的橋上往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