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經之路


參 要有熟練的習慣
希伯來五章十四節:『惟獨長大成人的,纔能喫乾糧,他們的心竅,習練得通達,就能分辨好歹了。』(『長大成人』譯作『成人』即可,『習練』可以譯作『習慣。』)人要接受神的話,是有一個條件的。這個條件是甚麼呢?就是成人的人纔能喫乾糧。為甚麼成人纔能喫乾糧?因為他們有這個習慣。惟獨成人能喫乾糧,因為他們習慣了,他們的心竅有了訓練,就能分辨好歹了。上面十三節所說『熟練仁義的道理,』就是熟練神的話。『熟練』在希臘文裏是工業上的用辭,意思是有技巧。在工人中間,有的是生手,有的是熟手。熟手就是經過相當訓練,技術純熟的人。『熟練仁義的道理,』意即對於神的話是訓練有素的,是有技術的。一個人要明白神的話,要讀聖經,必須有熟練的習慣。
聖經會將人的情形顯露出來。甚麼種人,就會讀出甚麼種聖經。你要知道一個人的性情、習慣如何,你不妨拿一章聖經給他讀,看他讀出甚麼東西來。總是甚麼種人就讀出甚麼種東西來。一個好奇的人,讀出來的聖經就是好奇的。一個頭腦大的人,讀出來的聖經就是在那裏講理由的。一個不用思想的人,讀出來的聖經就是一節一節的字面而已。這是一個事實,就是人的性情、習慣會在他讀聖經的中間顯露出來。人的性情、習慣在神面前沒有受對付,這些性情、習慣就要把他帶到完全錯誤的路上去,叫他讀聖經沒有屬靈的結果。
那麼,人的性情、習慣要怎樣,纔能讀聖經呢?
一 不要主觀
第一,所有讀聖經的人都應該客觀。沒有一個主觀的人是能讀聖經的。一切主觀的人,是不宜於學習的人。你對一個客觀的人說話,說一遍他就聽懂。你對一個主觀的人說話,說了三遍,他還不懂。許多人聽話聽不懂,不是因為他頭腦不好,乃是因為他太主觀。他完全活在他自己的思想裏,所以別人的話聽不進去。他裏面滿了思想,滿了意見,滿了主張,別人的話就格格不入。他在那裏想水,別人對他說山的時候,他還以為是山上的水。一個主觀的人,連人的話都聽不清楚,還盼望他聽神的話!一個主觀的人,講世界的事都不懂,還盼望和他講屬靈的事!
有一件希奇的事:所有會讀聖經的人,聽話都非常快。你一說,他就懂。你怎麼說,他怎麼領會。一個不主觀的人,能聽話,就也能讀聖經。相反的,有許多人你對他說一遍,他沒有印象;你對他說兩遍,他仍然沒有印象。這是因為他裏頭的東西多得很,思想也多,意見也多,主張也多。你對他說一遍、兩遍,他一點都聽不進去。我們若要試驗自己是不是一個主觀的人,只要看:別人說話,我能不能懂?人家輕輕的說,我能不能懂?我們活在地上的年日有限,如果再主觀,我們的時間就不知道要打多少折扣。客觀的人讀一遍聖經,比主觀的人讀十遍還要好。主觀的人讀聖經,讀一遍漏掉,讀兩遍也漏掉,讀九遍、十遍都漏掉。聖經從他身上滑過去,聖經在他身上留不下印象。
我們記得撒母耳的故事。當主喊他的時候,他總是跑去看以利,因為他已經有一個思想,以為晚上喊他的一定是以利。(撒上三410。)神喊他,他卻以為是以利喊他。以利的聲音他曾聽過多少次,這次不是以利的聲音,難道分不出來麼?就是因為撒母耳主觀,他以為喊他的總是以利,所以他就分不出是以利的聲音或者是神的聲音了。
有些人的難處,就是不讓神拆掉他的主觀。所以不管他怎麼讀聖經都沒有印象,好像神說話他總聽不見。我們在神面前讀神的話,我們的思想必須向神開起來,我們的意見也得向神開起來,我們的感覺也得向神開起來,我們的心也得向神開起來,我們的一切都得向神開起來。換句話說,我們不要作一個主觀的人。我們越過越要看見這話的緊要。人在這件事上若沒有經過對付,聖經就讀不好。一個客觀的人,裏面充滿了等候,等候神說話;裏面是安安靜靜的讓神說話。人在神面前達到這一個地步,他讀神的話;就很容易明白神所說的是甚麼。不必問人屬靈不屬靈,只要問他這一章聖經說甚麼。有的人說不上來,這就證明他是一個主觀的人。主觀的人是不容易聽話的人。正如希伯來五章十一節所說的:『你們聽不進去。』有些人裏面就是充滿了東西,別人把話怎麼塞都塞不進去。主觀是非常嚴重的一件事。一個人一主觀,他就沒有法子聽神的話,他就摸不著屬靈的東西。 (待續)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歌羅西書生命讀經第29-30篇 朗讀與重點分享 (2025.3.17~22)

第二十三周 神的兒女在愛和光中行事為人(2025.3.31~4.5)

如何使用「人生的奧秘」小冊子傳福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