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經歷史與先見傳記 - 波斯時期(5)

第二節 古列的政策和猶大被擄歸回

三、先知哈該、撒迦利亞與「第二聖殿」的完成

歸回耶路撒冷的猶大人修建聖殿受阻停工,從古列年間停到大利烏王第二年(即從元前537~520年)。大利烏王的上臺標誌一個寬容各族宗教信仰的新時期,這時出現哈該和撒迦利亞兩位先知。他們認定重新修殿的時機已經來到,所以出來為修殿的工作多方奔波,進行宣傳鼓動。哈該先知大聲疾呼說:「這殿仍然荒涼,你們自己還住天花板的房屋麼?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:你們要省察自己的行為。你們要上山取木料,建造這殿,我就因此喜樂,且得榮耀」(《哈該書》1:4,7~8)。哈該先知以耶和華的代言人的身份鼓勵修殿的群眾迎接一個更豐富、更光輝的未來說:「萬軍之耶和華說,銀子是我的,金子也是我的。這殿后來的榮耀,必大過先前的榮耀,在這地方我必賜平安,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。」(《哈該書》2:8~9)

先知撒迦利亞是一位年輕的先知,他輔佐老年的先知哈該,在同一年代裏發出同樣的聲音,勸勉眾人同心同德,倚靠耶和華,努力建造聖殿。他尊崇歸回的領袖所羅巴伯,並提高他的領導威信,他對所羅巴伯的勸勉與鼓勵是「不是倚靠勢力,不是倚靠才能,乃是倚靠我的靈,方能成事。大山哪,你算什麼呢?在所羅巴伯面前,你必成為平地,他必搬出一塊石頭,安在殿頂上,人且大聲歡呼說,願恩惠歸與這殿…所羅巴伯的手,立了這殿的根基,他的手也必完成這工」(《撒迦利亞書》4:6~9)。就在先知哈該和撒迦利亞的鼓勵下,所羅巴伯和耶書亞再次領導群眾,動手建殿,工程進展順利,大利烏王也給予一定的支持。西元前516年,就是大利烏王第六年的亞達月初二日,這聖殿終於修建完成(《以斯拉記》6:1~15)。為有別於所羅門王時代修建的聖殿,這座聖殿也稱「第二聖殿」,後世也有稱它為「所羅巴伯聖殿」的。從被擄之民歸回耶路撒冷立定聖殿根基到聖殿的修成,其間相隔20年之久。如從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毀滅耶路撒冷聖殿至「第二聖殿」的重新建立,正好整整相隔70年(即西元前586~516年)。

「第二聖殿」的完成,所羅巴伯和祭司耶書亞這時都成為歸回猶大人心目中複國的領袖,所羅巴伯可比為眾人所盼望要來臨的「彌賽業」。哈該先知稱他是耶和華的印,是耶和華所揀選的(《哈該書》2:23)。撒迦利亞先知指出所羅巴伯和耶書亞是「兩個受膏者」(《撒迦利亞書》4:14,6:11~14)。但自從所羅巴伯的第二聖殿落成之後,艱巨神聖的任務已經完成,以後除了尼希米與以斯拉的事,聖經不再有記載了。歸回的猶大人並不再建立以往獨立的國家,從波斯大利烏王以下,巴勒斯坦耶路撒冷仍由大祭司作為宗教領袖進行管理,形成一種等級祭司制的神權政體,政治、外交與經濟仍緊緊掌握在波斯政權所委派的官吏手中。

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歌羅西書生命讀經第29-30篇 朗讀與重點分享 (2025.3.17~22)

第二十三周 神的兒女在愛和光中行事為人(2025.3.31~4.5)

揭開『聚會所』的神祕面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