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經歷史與先見傳記 - 士師時期&統一王國時期

第三章 士師時期(The Period of the Judges)

第一節 以色列人佔領迦南後的初期情況

約書亞死後至統一王國形成這一段時期稱為士師時期。以色列人初步完成對迦南的佔領之後,在相當長的時期內,在各個支派所轄的地段內並不能完全驅趕或消滅剩餘的迦南人,由混雜居住發展到互相同化,在宗教上互相影響。《士師記》第一章記錄了足夠說明這一情況的資料。如:「便雅憫沒有趕出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,耶布斯人仍在耶路撒冷與便雅憫人同住」;「瑪拿西沒有趕出伯善和屬伯善鄉村的居民」;「以法蓮沒有趕出住基色的迦南人,於是迦南人仍住在基色,在以法蓮中間」(《士師記》1:21,27,29)。此外還有西布倫、亞設、拿弗他利都沒有趕出本區的迦南居民,並與他們混雜居住(《士師記》1:30~33)。再後,以色列人與本地迦南人發展到互相通婚並受迦南人異教的影響。聖經有如此的記載:「以色列住在迦南人……中間,娶他們的女兒為妻,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們的兒子,並事奉他們的神(《士師記》3:5~6)。在這個時期內,以色列各支派之間各自為政,不能團結合作以對付周圍異族勢力的入侵,各支派部落出現各自的領袖,這些支派的領袖被稱為「士師」。

第二節 士師秉政時期

第四章 統一王國時期(The Period of the United Kingdom)

第一節 撒母耳先知的出身與工作

撒母耳的父母屬以法蓮支派,撒母耳出生在老祭司以利在示羅所任職的年代裏(約西元前1155~1080年間)。撒母耳的童年生活就在示羅的聖所中度過,在老祭司以利的精心培育下長大。此時西南邊疆非利士人對以色列人的威脅、侵擾有增無已,以色列人希翼在戰鬥中靠神力取勝,竟從示羅城抬來耶和華約櫃作為戰鬥的先驅,但在西弗一役中遭到慘重的失敗,不僅耶和華的約櫃成為非利士人的戰利品,祭司以利的兩個兒子何弗尼、非尼哈也在戰場上陣亡。消息傳至示羅城,九十八高齡的老祭司經不起這個沉重打擊,頓時僕倒身亡。非尼哈的妻懷孕臨產,聽到噩耗,頓時疼痛難產,臨死時給孩子起名「以迦博」(希伯來文「以」為無,「迦博」為榮耀)意為「無榮耀」(No glory)即「榮耀已逝」,說明榮耀已離開以色列。示羅城為當時的宗教中心,考古資料證明,示羅城曾被毀滅成為廢墟。此事《撒母耳記》中沒有記載,但《詩篇》第78篇60~64節顯然無誤地反映示羅毀滅的事件。先知耶利米也明確以示羅的毀滅預言耶路撒冷將遭到同樣的命運說:「這殿必如示羅,這城必變為荒場」(《耶利米書》7:12~15,26:6、9)。

以利死後,撒母耳多年任以色列人的士師和先知,在宗教上大力清除異神的崇拜,並領導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打仗,收回一些丟失的城邑並試圖立自己的兒子作以色列人的士師(《撒母耳記上》第7章)

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歌羅西書生命讀經第29-30篇 朗讀與重點分享 (2025.3.17~22)

第二十三周 神的兒女在愛和光中行事為人(2025.3.31~4.5)

如何使用「人生的奧秘」小冊子傳福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