榜樣的領率—和受恩
榜樣的領率—和受恩
“似乎不為人所知” 【哥林多後書六章九節】和受恩(M.E.BARBER)是個很陌生的名字。不只在世界裏,就是在基督徒中間也是很陌生的。有人也許會發現她的名字曾出現于英文本的《荒漠甘泉》裏,只此而已。 她是英國人,但是世界名人錄(WHO'S WHO)裏找不到她;她是個傳教士,但是她不像李文斯敦、戴德生等,留下一些轟轟烈烈的事蹟。她工作的範圍不大,也許僅限於中國一角的荒僻鄉村,不像衛斯理約翰能說:“全世界是我的牧區”。她寫詩,但是不像查理衛斯理、以撒華滋等人的詩歌,幾乎見於每一種基督徒歌本詩集。她愛主,屬靈生命成熟,但是不像陶勒、蓋恩夫人、慕安得烈等有許多著作留傳後代。
她似乎是個孤單的客旅,靜悄悄地來到這世界。一八六九年生在英國Suffolk的Peasahall這個地方,六十一年後又靜悄悄地走了。在這短短的人生旅程中,她曾兩度答應主的呼召,拋棄了家園,隻身飄洋過海地來到幾千裏外那時候還是十分落後的中國,在靠近福建省城的白牙潭住下;默默地把她一生最好的時光獻上,為主工作,忠心到死。當她被送到墓地安葬時,有位弟兄講起馬利亞的事說:“她所作的,是盡她所能的,像馬利亞一樣。”一生得她幫助很大的倪柝聲弟兄,當時雖不在場,但後來感慨地說:“她為主把自己糟蹋了。”
一次有人問她:“作工的條件是什麼?”她回答說:“作工的條件就是肯為神不作工。”得她幫助的一些中國年輕人為她著急,希奇她為什麼不出去設立聚會,到較大的城市作工呢?住在一個小小的鄉村裏,什麼事情似乎都不會發生,對於她簡直是枉費時光。那時候,一位去看她的弟兄幾乎是嚷著對她說:“沒有人像你那樣地認識主,你最能活讀聖經,你沒看見周圍的需要麼?為什麼你不出去作一些事呢?你坐在這裏,什麼也不作,實在是枉費時間、枉費精力、枉費金錢,什麼都枉費了!”真的枉費了麼?五十幾年後的今天,人們清楚了,她是神在中國種下的一顆生命的種籽。
【摘自伸港召會網站 待續】
“似乎不為人所知” 【哥林多後書六章九節】和受恩(M.E.BARBER)是個很陌生的名字。不只在世界裏,就是在基督徒中間也是很陌生的。有人也許會發現她的名字曾出現于英文本的《荒漠甘泉》裏,只此而已。 她是英國人,但是世界名人錄(WHO'S WHO)裏找不到她;她是個傳教士,但是她不像李文斯敦、戴德生等,留下一些轟轟烈烈的事蹟。她工作的範圍不大,也許僅限於中國一角的荒僻鄉村,不像衛斯理約翰能說:“全世界是我的牧區”。她寫詩,但是不像查理衛斯理、以撒華滋等人的詩歌,幾乎見於每一種基督徒歌本詩集。她愛主,屬靈生命成熟,但是不像陶勒、蓋恩夫人、慕安得烈等有許多著作留傳後代。
她似乎是個孤單的客旅,靜悄悄地來到這世界。一八六九年生在英國Suffolk的Peasahall這個地方,六十一年後又靜悄悄地走了。在這短短的人生旅程中,她曾兩度答應主的呼召,拋棄了家園,隻身飄洋過海地來到幾千裏外那時候還是十分落後的中國,在靠近福建省城的白牙潭住下;默默地把她一生最好的時光獻上,為主工作,忠心到死。當她被送到墓地安葬時,有位弟兄講起馬利亞的事說:“她所作的,是盡她所能的,像馬利亞一樣。”一生得她幫助很大的倪柝聲弟兄,當時雖不在場,但後來感慨地說:“她為主把自己糟蹋了。”
一次有人問她:“作工的條件是什麼?”她回答說:“作工的條件就是肯為神不作工。”得她幫助的一些中國年輕人為她著急,希奇她為什麼不出去設立聚會,到較大的城市作工呢?住在一個小小的鄉村裏,什麼事情似乎都不會發生,對於她簡直是枉費時光。那時候,一位去看她的弟兄幾乎是嚷著對她說:“沒有人像你那樣地認識主,你最能活讀聖經,你沒看見周圍的需要麼?為什麼你不出去作一些事呢?你坐在這裏,什麼也不作,實在是枉費時間、枉費精力、枉費金錢,什麼都枉費了!”真的枉費了麼?五十幾年後的今天,人們清楚了,她是神在中國種下的一顆生命的種籽。
【摘自伸港召會網站 待續】